康軒數學教科書封面與版型設計過程
這次,我們收到了康軒文教的邀請,設計國一數學、國文課本的封面與內頁版型的規劃,而這樣的計畫,這也是康軒首次邀請國內6位知名設計師,包含涂閔翔、陳青琳、HOUTH、方序中、黃昭文、三名治,分別執行不同科目,一同參與提升教科書美感計畫,希望能藉由設計師的參與,讓每一本教科書,都能像美術課本,讓每個孩子未來在受教育的同時,也能自然地接受美感素養。
而同時也身為教育者,現任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教學的涂閔翔老師,在康軒的邀請下,決定承接此案,希望為美感教育盡一份心力。本篇將分享涂閔翔老師與涂設計團隊,在規劃國一數學課本中,所遇到的難題以及解決方案,希望藉由我們的設計經驗分享,讓更多人了解到,教科書的美術設計,其實是一項相當艱難且複雜度極高的工作,同時也希望藉由我們這次的經驗,提供我們的設計觀點與方法、過程,對於現任或未來的教科書美術設計工作者有所幫助,一同為未來的教科書籍美學能不斷的提升而努力!
【第一階段:確認設計師要解決的問題】
通常我們在進行品牌設計前,釐清消費族群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因為我們必須透過視覺設計,來吸引及滿足消費對象的喜好。同樣的在設計教科書籍,我們也不忘導入這個觀念,我們必須先了解這本課本的使用對象,為國中生以及國中老師,兩種角色分別在教科書上的使用需求。
因此,不論在封面與內頁的視覺風格表現,設計團隊必須考量到國中數學的難度,是介於國小、高中之間,所以封面與內頁視覺上,看起來不能像國小課本容易,例如用太童趣的圖像、技法呈現,也不能設計的像高中課本的艱難,需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設計出合適的視覺圖像。因此,設計師在設計前,必須深入探討與分析,視覺造型、配色對學生產生的難易度觀感。首先,我們在正式提案給客戶前,內部嘗試簡單做了國小版與高中版教科書可能會有的方向,作為一個風格規範,先去思考如果是國小的課本,會是用什麼方式、圖像造型、配色來表現?高中版比較難的內容,又會是用什麼方式表現?藉由這樣先進行初步的視覺方向釐清,幫助我們接下來去思考國中版該有的視覺方向。
而內頁版型上,我們發現數學的內容架構相當複雜,在項目層級部分,也同時涵蓋「章節標題、主題標題、例題、練習題、重點說明」等項目,因此設計上,必須清楚的藉由視覺設計(包含字級大小、字距、行距、色彩..等),劃分這些層級,讓老師與學生閱讀性達到最佳。
因此,在設計前,我們很清楚我們將面臨兩大問題,包含「探討使用對象所適合的視覺風格」以及「藉由版型編輯設計讓複雜的數學課本閱讀性達到最佳」兩大問題。
【第二階段:封面設計】
在進行數學封面的設計前,設計師首先要了解該用什麼樣的主題圖像來表現?且必須思考未來是否能從國一到國三,這六冊課本的封面都能有視覺上的系列性。
而康軒期望數學課本封面的主題,都是來自於課本的教學內容進行圖像的發想,我們也相當認同這樣的作法,雙方對於能將課本的教學內容,藉由創意或是更生活化的表現方式,呈現在封面上,有了相當的共識,希望讓一般學生在看到數學課本封面時,能夠以更輕鬆、趣味的心情來看待這門科目,而不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艱難與壓力。
為了要讓封面設計能結合課本中的教學內容,設計師則必須先瞭解課本內容有哪些?透過康軒數學編輯團隊的協助說明,讓我們了解更多課本中的教學方向、主題,而我們再從中挑選,適合視覺化的方向進行。在一開始,涂老師與團隊嘗試了很多的主題草圖,包含以齒輪為主題、天秤為主題、數學符號為主題等等。最後我們與康軒聚焦出兩個比較明確的設計方向,第一個方向為「以數學家為主題」,未來國一到國三包含上下學期六冊的封面,每一冊都能讓學生認識一位數學家。
另外,第二個方向為以「數學符號為主題」,第一冊我們可以用代數”x”作為主題發想。
而最後康軒決定以代數”x”符號,作為主題本次封面設計的主題,而涂閔翔設計師也決定以3D的繪圖技法來表現這款封面,希望讓封面能夠跳脫以往的視覺風格。我們用了許多課本中有教到的內容,來表現這個X視覺主題,包含利用篩檢法找出質數球、以水族箱上的刻度表達正整數的概念、計算機等用,讓這些生活中的數學應用,結合趣味的視覺表現,來完成這款封面設計,而過程當中我們也嘗試很多種元素的結合,以及不同的配色,希望能找出最適合國中生的色彩氛圍。在我們第一次的提案,採用雙色的配色方式來完成,經討論後,認為雙色的配色看起來稍微略帶成熟、文青的調性,因此最後則改以更豐富的多彩色來進行配色,作為定案的版本。
【第三階段:內頁版型設計–風格的呈現】
在規劃內頁版型前,涂閔翔老師首先針對康軒現有的問題進行了解與分析,同時也參考其他出版社的現況,認為會影響課本閱讀舒適度的,包含了幾個層面,首先最重要的是在於項目層級的劃分以及段落樣式的規劃,也就是每個項目必須依照他的重要程度,給予他適合的文字大小、配色、比例等等。很多人會認為,要清楚就必須字要大、標醒目的顏色,但其實不然,因為如果沒有進行妥善的層級規劃,將每個項目標題字都用很大,反而會使整個頁面層級混亂,無法分辨這個項目的重要程度,進而影響到閱讀的流暢與舒適度。第二個影響閱讀舒適度的,在於照片與插畫的表現,是否跟版型的風格有匹配,而由於現有課本的插畫風格,康軒並不打算做更換,因此我們在設計時,則必須考量到與現有插畫風格的搭配,以及建議康軒能配合新的版型,在插畫技法上做一些微調。
而在版型設計上,經過涂閔翔老師與團隊不斷測試後,最後提出了兩個方案,與康軒做進一步的討論。
提案A:以幾何造型來營造活潑感
在整體規劃上,從目錄、章節頁、內頁,以章節頁來說,涂閔翔老師希望運用豐富的幾何造型,並穿插一些數學符號,裝飾性的文字部分則運用傾斜排列,並且有實心字加空心字的結合,甚至文字可以壓在圖片上,來營造畫面的活潑感。另外在目錄的部分,由於舊版的目錄運用了大面積的插圖來做為裝飾,但涂閔翔設計師認為,過多的插圖表現,反而會讓整體氛圍偏向國小的年齡,因此在目錄部分建議可以用較素雅的方式來呈現,只要有活潑的文字和簡單的幾何圖像,營造一點輕鬆感即可。
提案B:以線條造型來營造「理性感」
此款的設計我們和A款做一個明顯的區隔,希望他是比較沈穩、理性一點,因此以章節頁來說,我們用了一些線條的裝飾,以及將英文字以直排的呈現裝飾,來表達理性的氛圍,但照片的呈現,則是以兩個圓圈交集作為遮罩,希望在理性的編排下,仍然有一點活潑的成份在,避免畫面太過嚴肅。
【第四階段:內頁版型設計–項目層級的規劃】
以一本數學教科書籍來說,在正文部分,我們認為最影響使用者是否容易閱讀的地方,就在於版型中項目層級的規劃,這當中包含字型、文字大小、配色等等設定,以舊版教科書來看,我們發現到了幾點版面上的問題,包含:
1.同一個章節下涵蓋的標題顏色太多,導致畫面層級不清楚,太多的重點色會讓學生感覺內容較繁瑣複雜
2.標題字型太多,導致畫面較凌亂
3.「主題」標題為第二層級,卻用紅色標註,過於搶眼
為了解決以上問題,我們在「項目標題」上做了完整的重新規劃,讓每個項目層級,都是在它應有的層級上做出最佳的識別,而不能有不是最重要的層級,結果反而是在畫面中太過醒目的情況發生,或者是每個項目都設計的字很大,讓畫面感受不到層級的分別。
【總結】
這次很榮幸能參與到教科書籍設計的專案,在與康軒的副總、文編及美編團隊合作過程當中,我們深刻的感受到編輯教科書是一項多艱難又偉大的任務,不論在文字編輯與美術編輯上,都必須兼顧老師與學生這兩個角色的使用性,同時也是結合許多人力與不同的專業,才能成就出一本教科書籍,大家都是抱持著為教育界奉獻的使命,來完成每一件事!期望未來,能繼續經由大家不斷努力,讓臺灣的教科書美學繼續提升下去。
涂設計 2020.1